刑法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条件是啥
杭州余杭律师事务所
2025-05-07
结论:
刑法有追诉时效概念,存在追诉时效中止和中断情形。中止时,在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审判,或被害人提出控告应立案而不立案的,不受追诉期限限制;中断时,在追诉期内又犯罪,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。
法律解析:
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,追诉时效制度旨在督促司法机关及时行使职权,同时也保障犯罪人在一定时间后能摆脱被追诉的不确定性。追诉时效中止的规定,是为了防止犯罪人通过逃避来规避法律制裁。而追诉时效中断的规定,体现了对再次犯罪行为的严肃处理。当犯罪人在追诉期内又实施新罪,说明其主观恶性较大,需重新计算前罪追诉期限。如果遇到涉及追诉时效相关的法律问题,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,以便准确理解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法律分析:
(1)刑法中不存在诉讼时效,对应的是追诉时效。追诉时效中止有两种情况。一是当人民检察院、公安机关、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,犯罪人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,其不受追诉期限限制。这意味着即便原本的追诉期限已过,依然可对其进行追诉。
(2)另一种情况是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,而人民法院、人民检察院、公安机关应当立案却不予立案的,也不受追诉期限限制。
(3)追诉时效中断是指在追诉期限内犯罪人又犯罪,此时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。不管新罪性质和刑罚轻重,只要在追诉期内犯新罪,前罪时效就会中断。
提醒:了解追诉时效中止和中断的规定很重要,不同犯罪情形适用不同规则,遇到复杂案情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分析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(一)若处于追诉时效期间,要避免实施新的犯罪行为,因为一旦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,前罪追诉期限会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。
(二)在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法院受理案件后,不要逃避侦查或者审判,否则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。
(三)被害人若认为自身权益受侵害,在追诉期限内应及时提出控告,如果遇到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情况,该案件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。
法律依据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八十八条规定,在人民检察院、公安机关、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,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,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。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,人民法院、人民检察院、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,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。第八十九条第二款规定,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,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刑法里没有诉讼时效,对应的是追诉时效。当检察院、公安、国安机关立案侦查,或法院受理案件后,嫌疑人逃避侦查或审判,以及被害人在追诉期内控告,公检法应立案却不立案的,不受追诉期限限制。
2.若在追诉期内又犯罪,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算。也就是说,犯罪人在追诉期犯新罪,不管新罪情况怎样,前罪追诉时效中断,从犯后罪日重新计算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刑法里对应的是追诉时效而非诉讼时效。追诉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有不同情形及法律后果。追诉时效中止方面,当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法院受理案件后,犯罪人逃避侦查或审判,以及被害人在追诉期内控告而司法机关应立案却不立案的,都不受追诉期限限制,这保障了司法程序顺利进行,防止犯罪人逃避制裁。
2.追诉时效中断时,若犯罪人在追诉期内又犯新罪,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,无论新罪情况如何,此规定能避免犯罪人通过持续犯罪来规避法律制裁。
3.为更好落实追诉时效制度,司法机关应提高立案侦查效率,及时处理案件,避免因拖延导致时效问题争议。同时要加强对被害人控告的审查,确保应立案的案件及时立案。
刑法有追诉时效概念,存在追诉时效中止和中断情形。中止时,在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审判,或被害人提出控告应立案而不立案的,不受追诉期限限制;中断时,在追诉期内又犯罪,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。
法律解析:
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,追诉时效制度旨在督促司法机关及时行使职权,同时也保障犯罪人在一定时间后能摆脱被追诉的不确定性。追诉时效中止的规定,是为了防止犯罪人通过逃避来规避法律制裁。而追诉时效中断的规定,体现了对再次犯罪行为的严肃处理。当犯罪人在追诉期内又实施新罪,说明其主观恶性较大,需重新计算前罪追诉期限。如果遇到涉及追诉时效相关的法律问题,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,以便准确理解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法律分析:
(1)刑法中不存在诉讼时效,对应的是追诉时效。追诉时效中止有两种情况。一是当人民检察院、公安机关、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,犯罪人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,其不受追诉期限限制。这意味着即便原本的追诉期限已过,依然可对其进行追诉。
(2)另一种情况是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,而人民法院、人民检察院、公安机关应当立案却不予立案的,也不受追诉期限限制。
(3)追诉时效中断是指在追诉期限内犯罪人又犯罪,此时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。不管新罪性质和刑罚轻重,只要在追诉期内犯新罪,前罪时效就会中断。
提醒:了解追诉时效中止和中断的规定很重要,不同犯罪情形适用不同规则,遇到复杂案情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分析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(一)若处于追诉时效期间,要避免实施新的犯罪行为,因为一旦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,前罪追诉期限会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。
(二)在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法院受理案件后,不要逃避侦查或者审判,否则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。
(三)被害人若认为自身权益受侵害,在追诉期限内应及时提出控告,如果遇到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情况,该案件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。
法律依据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八十八条规定,在人民检察院、公安机关、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,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,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。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,人民法院、人民检察院、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,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。第八十九条第二款规定,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,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刑法里没有诉讼时效,对应的是追诉时效。当检察院、公安、国安机关立案侦查,或法院受理案件后,嫌疑人逃避侦查或审判,以及被害人在追诉期内控告,公检法应立案却不立案的,不受追诉期限限制。
2.若在追诉期内又犯罪,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算。也就是说,犯罪人在追诉期犯新罪,不管新罪情况怎样,前罪追诉时效中断,从犯后罪日重新计算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刑法里对应的是追诉时效而非诉讼时效。追诉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有不同情形及法律后果。追诉时效中止方面,当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法院受理案件后,犯罪人逃避侦查或审判,以及被害人在追诉期内控告而司法机关应立案却不立案的,都不受追诉期限限制,这保障了司法程序顺利进行,防止犯罪人逃避制裁。
2.追诉时效中断时,若犯罪人在追诉期内又犯新罪,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,无论新罪情况如何,此规定能避免犯罪人通过持续犯罪来规避法律制裁。
3.为更好落实追诉时效制度,司法机关应提高立案侦查效率,及时处理案件,避免因拖延导致时效问题争议。同时要加强对被害人控告的审查,确保应立案的案件及时立案。
下一篇:暂无 了